智能自我保護系統
鋰離子電池的自我保護是鋰離子電池的最基本的功能,目前鋰離子電池組的BMS系統基本上都能夠實現溫度保護、電流保護等功能,但是這都是在系統層級上的保護,而對于鋰離子電池的智能化設計可以實現鋰離子電池層面的自我保護,例如在電池內增加額外的感應電極、增加溫度反饋智能材料,通過在鋰離子電池內增加一些智能結構和材料,從而實現鋰離子電池智能化設計。
防內短路設計
內短路是影響鋰離子電池安全性的嚴重問題,由于鋰枝晶、多余物等導致的鋰離子電池內短路,往往會引起嚴重的安全問題。為了解決鋰枝晶生長導致的內短路事故,人們設計了多種方法監(jiān)控鋰離子電池內部鋰枝晶的生長。
智能防止鋰離子電池過熱
鋰離子電池如果發(fā)生過熱(如外部加熱、短路過程自放熱等)會引起隔膜收縮,引起正負極短路,進而導致熱失控發(fā)生。傳統的PP-PE-PP復合隔膜在較低的溫度下,能夠實現自動閉孔功能,從而切斷正負極的反應,達到抑制電池過熱的效果,但是如果溫度過高,PP層也發(fā)生收縮時,這種三層復合隔膜也就失效了。
智能自我修復功能設計
隨著鋰離子電池的普及,鋰離子電池面臨的各種傷害的機會也在不斷增加,如果鋰離子電池能夠實現像生物體那樣的自我修復功能,這對于延長鋰離子電池的使用壽命,降低鋰離子電池的安全風險就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具有自我修復功能的電池其實不是什么全新的概念,例如Li-I電池,其隔膜實際上就是Li與I的反應產物LiI,因此在隔膜損壞后,Li與I發(fā)生接觸,反應產物LiI就實現了對隔膜的修補。
形狀記憶能力設計
隨著可穿戴設備的普及,傳統的硬殼結構的鋰離子電池已經無法滿足實際應用的需求,因此能夠在受到外力(如熱、電磁力、壓力等)發(fā)生形變后,能夠恢復初始設計形狀,就成為了特種鋰離子電池的需求。
智能化浪潮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鋰離子電池的智能化發(fā)展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隨著材料和設計技術的不斷進步,相信我們在未來將能夠見證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的蓄電池的誕生。
聲明: 本網站所發(fā)布文章,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VX:pxebattery)
- 上一篇:18650和21700電芯的全面對比
- 下一篇:石墨烯在鋰電池的應用